是什么让华峰工贸受到青睐?答案是,专注新材料研发,让技术因子融入每片布料。
上半年,福建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但行业运行有稳中趋缓之势。“关键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加上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企业效益。”福建省纺协负责人分析说。
经历阵痛的纺织业该如何突围?许多企业走的路子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设计,以创新驱动产业提升,进军紧缺产品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促使纺织业迈向高端、迈向新型。
“公司设在美国、德国的两大产品设计中心,第一时间与国际一线运动品牌在设计理念、款式、工艺、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对接。”华峰工贸区域经理陈淑春说。
单面导湿布,可瞬间吸汗并导出,实现外湿里干;低温防水布,用后整理工艺取代防水涂膜,更加轻便舒适;鞋面布一次提花成型后,只有鞋尖和后跟需要车缝,生产效率高……如今,华峰工贸每月有30个款式提供给各大品牌。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15%。
传统产业的提升既靠创新驱动,也靠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泉州维林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年产500万米丝光棉生产线扩建技改项目,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项目负责人钟增元说,扩建的生产线引进国外生产设备,面料花型全部由电脑设计控制,种类丰富,变换快速,质量稳定。扩建的同时,公司还研发了新产品,获9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平领先国内同行。
己内酰胺扼住锦纶生产的上游,是全球性紧缺产品。在福建省,该产品以前一直是一块“短板”。年初,莆田对接永荣控股,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以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在闽江口两岸,长乐力恒锦纶与荷兰DSM公司合作的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耀隆化工与央企中国天辰合建的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已紧锣密鼓铺开。
“下一步,纺织业要重点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走精品路线;在‘两化’融合上下功夫,以信息化推动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进一步向‘微笑曲线’两端要效益。”福建省纺协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