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中国鞋企如何应对订单“东南飞”的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7-25

  亚洲鞋业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制造成本节节攀升,中国鞋企的大量订单被东南亚鞋业抢走,“订单东南飞”的趋势近来愈加明显。但记者采访发现,与东南亚企业相比,中国鞋企仍然对订单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多因素令订单下滑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出口订单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压力,部分出口鞋企已进入微利阶段,生产经营困难。

  四川成都的一家皮鞋出口企业正在为订单减少担忧。这家企业的产品经理罗艳向记者介绍说,最近五六年来,公司的西欧客户量和订单总量流失了一大半。“西欧市场订单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罗艳分析道,“首先是生产成本的上涨。我们的物流成本受到企业所在地的影响,从福建、广东等地购买的原料运送到成都成本较高,而且运输周期很长。此外,目前鞋类供应属于买方市场,生产商要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订单需求,就必须寻找更优质的原材料,很多时候还要从国外进口,进一步推高了我们的成本。”

  同样受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广东省清远市一家大型代工鞋厂万邦鞋业公司逐渐将生产线铺设至东南亚国家。2011年,其在印度的工厂人数突破万人大关,直逼其清远工厂就业人员数量。因生产效益下滑,万邦在2012年裁减了几千名就业人员。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鞋类出口商也很头疼。“上季产品报价还可以维持一定的利润,到了这一季,同类产品报价发生了变化,因为客户要求卖方消化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更不用提支付周期中的汇率变化风险了。”罗艳抱怨道。订单少,汇率又进一步“侵蚀”,难怪卖家的利润会节节走低。

  订单“抢”不走

  事实上,订单并非在弃中国鞋企而去。浙江温州一家主要经营贴牌加工的鞋企有近1/3的产品销往欧美市场,但是该企业并没有受到东南亚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去年我们有一个英国客户把订单投向了泰国,但是几个月以后他又回来了。”该鞋企国际贸易部门经理廖先生向记者谈起一次有趣的经历。

  这位英国客户与廖先生所在的企业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去年年初,因泰国一个生产商给出了更低的报价,英国客户向泰国投去了3笔订单,但对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让他非常不满意,最终仍与老伙伴“重修旧好”。

  廖先生说,他还知道一家台资企业曾将工厂从大陆迁至印度,但经营一段时间后,因管理风格、劳动力素质等原因最终撤回。“东南亚这些新近崛起的鞋企主要依靠的是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目前还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廖先生分析道。

  正因为如此,国内易受冲击的大部分是生产规模小、产品定位较低端的生产商。相比之下,具有成熟品牌、生产技术过硬、服务质量好的大企业一般与欧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没有被其他市场“抢走”大量订单。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徐长文认为,虽然中国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退,但多年来中国企业的人才积累、对国外市场的理解远不是这些新的竞争者们一朝一夕能赶上的,因此无需过于惊慌。

  但是,徐长文强调,不能对当前的情况掉以轻心。“政府应该为企业出口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他说,“比如,我国的海关和商检部门对于出口企业的检查手续繁琐,这些都对企业出口造成了阻碍,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此外,不能听任人民币升值伤害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中国应该认真研究控制汇率的有效措施。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