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B2B业务今日在杭州召开了自港交所退市后的首次发布会,负责该业务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敏芝解读了国际外贸格局的变化:经济危机后,全球采购总需求其实并未减少,但订单更多转为小批量、多频次、零碎化;欧美、金砖等国买家数大增,但单笔订单金额明显减小。
中国制造已失去价格优势
阿里巴巴国际网站是阿里巴巴集团最早的一块业务,主要帮助全球的供应商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但随着国际外贸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出口增速逐渐趋缓,过去5年里,出口年均增长不到10%,阿里这块业务也遭遇了瓶颈。
2012年6月,阿里巴巴B2B公司从港交所退市,阿里集团重组后,B2B公司中的国际业务成为B2B国际事业部,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接手。
“2010年退市以后,我们开始更沉下来看这块业务怎么走,这块业务到底今天面临什么样的环境,这几年下来我们越来越清晰看到,整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他应该如何去发展。”吴敏芝表示。
根据吴敏芝的叙述,阿里B2B刚成立那会儿,中国制造有着非常大的价格竞争优势,不用愁怎么把这个东西卖到国外,只要你能找到海外的买家,你的商品就一定可以很好地销往到国际市场上去。
但是最近几年里,国际贸易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产品竞争优势已经从原来的价格优势开始转移。“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我们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在失去。”
吴敏芝举例说,三十年前在美国可以卖100美金的鞋子,在中国的成本价只有10美金;十年前一双在美国同样还只能卖100美金的鞋子,在中国的成本价已经飙到了20美金、30美金,到今天成本价已经涨到了50美金。
全球采购需求转向小批量零碎化
“从2012年的数据统计来看,我们2012年进出口数据达到4万亿美金,其中出口额大概是2万多亿美金,所以这还是一个巨大的一个市场,但是这个巨大市场背后,它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吴敏芝指出。
她补充道,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发生,海外的购买力市场也在发生巨大的格局上的变化,海外定单不再是一船一船运到海外市场,然后放在那边大量去销售,而是更为谨慎,开始尝试零碎化小单化地采购产品,看到这个产品在海外有市场时,才会跟进一个比较大的定单。
根据阿里的数据,经济危机后,全球采购总需求并未减少,而是向小批量、多频次方向转变,特别是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市场,买家数量增长明显。
据统计,最近三年,网站的美国买家数量从200万增长到700万,英国买家数量从36万增长至160万。不过与此同时,单笔订单的金额明显减少,大部分订单金额不超过3万美金,并且集中在消费品行业;而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受到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增长量更明显,但订单主要集中在工业品和原材料领域。
究其原因,吴敏芝这样解释:一方面,经济危机使得欧美市场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心态谨慎,传统的海外进口商出于缓解资金链压力和控制资金风险的考虑,倾向于将集中采购变为零散采购,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
另一方面,原来位于外贸环节终端的海外中小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网店经营者,甚至是终端消费者,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也萌发了直接向出口企业采购的需求,因而形成了新一代的进口买家,他们的特征是数量众多,散布在全球各个角落,尽管单次采购数额不大,但采购频率却很高。
国际业务订单今年将突破200亿
在今天,除了外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也发生了变化,2001年阿里刚开始国际贸易特别是商务这一块的时候,只有阿里一家企业,但今天有了太多的垂直性的网站和搜索引擎,甚至到了信息泛滥的地步,困难的是怎样获得有效地与自己企业相匹配的信息。
相比于淘宝火箭般的发展速度,阿里国际业务相对滞后很多,吴敏芝也反思,认为两者差异最核心是两个问题:一是平台的卖家,二是基于交易的大数据,B2B当时没有将交易搬到平台上来,反观淘宝,通过在线交易的数据积累,买家、商家信用体系已经建立得相当完善。
根据阿里对海外买家的满意度调研,这些买家最不满意的有两点,都是在供应商身上。第一点是,供应商可信度低,第二点是,供应商对订单的反应速度较慢,有时候询盘发过去后没有特别大的回应,或者几天以后才会有回应,效率极低。
而阿里B2B“大数据”的模式是整合已有注册用户及企业商铺的交易数据,将海外采购方的需求数据同步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依托大数据提高供需双方的信息匹配度,进而提升交易效率。未来这些交易数据还将为企业、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提供信用凭证。
而“采购直达”平台是大数据实践的第一步。在这一平台上,海外买家直接发布详细的采购需求,供应商可主动报价并在线进行订单洽谈。根据阿里提供的数据,推出两年,平台买家规模增长了7至10倍,2012年,平台上的供应商共获得超过45亿美金的订单,今年有望突破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