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6月份我国进口棉花26.98万吨,环比下降7.6万吨,同比减少20.6万吨,降幅43.3%;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累计进口棉花378.2万吨,同比减少20%。笔者就6月份我国对外棉进口量大幅下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除中国外全球市场棉花资源偏紧
5月份以后,外商、国外出口企业2012年度皮棉供应量持续下降。从中国进口棉种类来看,以美棉、印度棉、澳棉、中亚棉和西非棉为主,但截至6月20日2012/13年度美棉的签约量和装运量已分别占预计可出口总量的101%、89%,仅剩34.4万吨棉花待运,而买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印度因国内棉纱出口订单旺盛,对棉花需求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在自身棉花资源偏紧的情况下,棉纺织企业一直呼吁政府限制棉花出口,其出口政策也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棉商、加工企业4月份以后出口意愿下降,而中国保税区大量低品质印度棉滞销也加剧了外商操作的担忧。澳棉虽然6-8月份抵达中国主港的数量较多,但同乌兹别克斯坦棉一样,因价格较高阻挡了销路,特别是在5月中旬后高支纱销量触顶回落的情况下,中国大中型棉纺厂对102美分/磅以上的价格普遍难以消化。
保税棉出货迟缓,保税区库容紧张
4月份以来,中国港口保税棉的存储量连续突破30万吨、40万吨甚至一度接近50万吨,近几个月一直是“进的多,出的少”,特别是短绒含量大、一致性差的印度棉、美棉销售更加困难,部分贸易商甚至一周没有成交,因此外商和部分进口商要求供货方往后推迟装船、交货期,加上4、5月份各港口“棉满为患”以及印度棉出现“内外倒挂”的现象,一些合同被外商和进口商取消或转运至东南亚其他国家销售,部分西非棉也直接改港至印尼、越南及马来西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