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商品价格,但结束商品超级周期还需多年
* 强势人民币料提振商品买需
* 融资铜不会终结,现货铜买家将在价格低位时出现
* 投资商品还需再等待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摩根大通(JPM.N: 行情)大宗商品研究及策略部全球主管柯林·芬顿(Colin Fenton)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确实会拖累大宗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结束,而是超级周期结束的开始,整个过程会延续很多年。
柯林·芬顿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第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值得关注,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应会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大量的商品,并囤积起来,从而为未来的消费储备足够的资源。
“个人而言,我认为中国将会出现更加坚挺的汇率,进口更多大宗商品,从而支撑商品价格,中国尽可能多地采购所需的商品符合其自身利益。”芬顿认为。
他认为,当人们看见价格涨涨跌跌,注意的往往是价格本身和中国的需求,但需要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些减产行动已发生或将要发生呢?实际上,价格太高会遏制需求,同样地价格太低也会令生产受限。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在他看来,中国经济从很高的增速中回落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高的增速可能对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有可能实现,但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巨大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言,增速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事。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他提到,中国的GDP增速从之前的9-10%回落到当前的7.5%左右,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降至6.5%。
实际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摩根大通在2011年11月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级别由此前的“中性”下调至“减持”。并在2012年将高盛商品指数(GSCI)的投资评级降为低配,随后又调至中性,目前仍持中性看法。
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而进入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长疲弱的状况似乎仍未改观。
**看好中国铜需求**
最近中国政府推出打击融资贸易的措施,引发业界对融资铜可能将遏制铜买盘的忧虑,但柯林·芬顿并不这样认为。
柯林·芬顿表示,中国持续一年多的去库存化阶段正在临近结束,而有关打击融资铜会遏制当前铜买盘的看法只是幻想,真正需要现货铜的买家将等待稍低价位的出现。
他称,尽管铜矿供应步伐十年来首次加快,但中国买家还是会出手。目前在中国已经看到实物黄金的流入量升温,铜可能是下一个目标,其后还可能会有汽油和原油等商品。
“如果全世界范围内只让我做三笔交易,当前在中国买入现货铜会是其中之一,因为很明显中国的铜资源不足,肯定会很快现身国际市场买入。而且我认为这已经在发生了。”柯林·芬顿称。
根据其模型,铜的边际生产成本在每吨7,800美元附近,铜价可以很轻松地达到8,000美元或更高,一旦价格跌破7,000美元,就可能会出现非常强劲的买盘,当然在9,000美元上方,卖盘也会很大。
截至北京时间周四11:45,LME三个月期铜报每吨6,888.50美元。沪铜主力1310合约报每吨49,900元人民币。
今年5月以来中国监管层加大对虚假贸易、保税区“一日游”、贸易融资套利等现象的监管打击力度,外管局的20号文对银行和各地外汇局提出明确的甄别要求,不仅收紧了金融机构的外汇综合头寸下限,还要求外贸企业10日内解释清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收支总量不匹配的原因。中国贸易企业人士反应,银行收紧外贸信贷和信用证融资等渠道。
针对中国外管局20号文可能引发铜贸易融资走向终结的言论,金瑞期货调研报告称,外管局新规虽然会对融资铜贸易中的转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作为主要融资模式的一般贸易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国外投行所担心的铜融资交易给中国银行体系带来风险亦完全是“杞人忧天”。
**投资商品还需再等等**
柯林·芬顿表示,中国经济存的结构性放缓问题不容忽视,这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铁矿石和焦煤的价格。
对于大宗商品的前景,他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年化回报率在8%,未来可能会反弹至10-15%。现在是投资股票的时机,买入商品还需再等等。
他并强调,在股市的一轮非常强劲的升势结束后,肯定会有商品表现的机会。铁矿石等商品期货实际上与当前形势的关联度更高。
“我认为下一场衰退会在2017年来临,大宗商品将在2016年录得最佳表现。”柯林·芬顿称。
CME集团荣誉主席梅拉梅德此前在中国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未来如果整体经济形势进一步企稳,全球主要央行以谨慎合理的方式逐步撤出宽松措施,且未造成股市恶性崩跌的话,那时显然将是投资大宗商品的好机会,这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发生,市场需要耐心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
此外,据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测算,当前资金在美国市场的第一大流入方向是债券市场,其后分别为股市和房地产,第四位才是商品。而中国国内资金的前几大选择则分别是房地产市场、理财产品和股市,商品亦排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