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先后签订了160台高端智能主机订单,总金额达1.48亿元;
2月份,同和自主研发的TH578J型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替代进口;
今年前4个月,同和合同销售额已达4亿元订单,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
这意味着,同和作为闻名业界的“罗拉大王”(罗拉,是纺织机械中喂给、牵伸、输出用的圆柱形回转零件——编者注),已经从纺机核心专件向高端智能纺织主机成功转型。
10年间职工总数始终保持在1000多人,而企业规模却增长了上百倍
军人出身的同和纺机董事长崔桂生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1999年底,6个股东凑了96万元本金,创立了同和公司。那年,崔桂生已经年过半百。在他的率领下,同和硬是靠租来的3间厂房和9台旧设备,从罗拉做起——而现在,“同和牌”罗拉、摇架、集聚纺装置的产品都已雄踞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70%、40%、50%。
在东方东路北侧,同和有着2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处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罗拉加工中心,一台台德国、瑞士、日本、美国制造的高精度成套装备正取代老式机床,即便是新进的国产设备,也一律是数控。车间虽大,但工人却不多。
崔桂生告诉记者,10年间,企业规模增长了上百倍,工人却始终保持在1000多人,“有些车间用人还大幅减少了呢,这就是设备、工艺升级的结果”。
几个“第一”之后,目标定在世界最领先的智能纺机
2004年至今,同和连续多年被美国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
真正让同和风生水起的,是在国内首先生产出无机械波罗拉。如今,同和罗拉已达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500多万节,产量、品种、质量均居世界第一。
同样,双双世界第一的的摇架、集聚纺装置,也是通过技术升级征服国内外市场的。
2004年,同和系列摇架批量投产,全面替代了进口产品,年产量达到300万套;
2006年,同和第一代聚集纺装置批量投产,紧接着又升级为第二代、第三代,年产量扩至300万锭,又是世界第一。
眼下,在转型进入高端智能主机领域也是如此。在崔桂生看来,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之后,纺织厂只有提高设备自动化,才能减少用工成本,在竞争中胜出。
此外,中国现有的1.2亿锭产能,90%以上是普通纺机,需要更新换代;而且,换代已经在展开。比如,去年全国细纱机销售约700万锭,其中400万锭是自动落纱细纱机长车。而同类纺机,从国外进口原本要3000元/锭,改造也要960元/锭,同和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后,价格只要200元/锭。
因此,同和纺机依靠质优、价廉、技术先进,很快打开市场,得到众多国内知名棉纺大企业认可,如山东鲁泰、安徽华茂、南通大生、新疆溢达、聊城华润等。
创新上最舍得花钱
为激发每位员工的创新潜能,该公司支持一切形式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公司设立了员工创新奖励基金,每年拿出销售总额的3%,实行月月评奖发奖。同时,每年销售收入的5%作为新产品研发经费,并允许失败。
2011年,同和面向全厂设立了“诺贝尔创新奖”,初始奖金19888元,每年递增1万元。去年,首届创新奖颁给了上海籍专家毛阿平。毛阿平是2年前从上海引进的专家,在他的主导下,同和细纱机实现当年设计、生产,当年形成销售3000多万元,成为同和棉纺细纱机领军人。
13年间,公司建起专家楼,广招国内外专业人才;成立了高端智能化纺织机械研究中心,拥有科研人员近百人。虽然普通工人没有增加,但高科技人才、高学历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比重却越来越大,公司3成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和纺机拥有专利50余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项,成为棉纺粗纱机、棉纺集聚纺细纱机、毛纺集聚纺细纱机、自动落纱粗纱机行业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之一。
靠着创新,高端智能化纺织主机正成为同和增长瓶颈的突破口。去年,同和的4亿元销售中,主机产品已经占到三分之一,而且利润最高。崔桂生表示,按照头4个月势头,今年公司销售额有望翻番,主要增长点就是主机。
崔桂生说,同和的梦想,就是造出世界最好的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