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人民币汇率“发烧” 纺织出口企业上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6-06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全面加速升值的局面。截至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7%、兑港元升值1.95%、兑日元升值17.5%、兑欧元升值2.6%、兑英镑升值8.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去年12月以来的5个月里累计升值超过4%。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而美国经济增速上涨的情况下,这种货币升值的背驰现象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本报记者首先调查了其对出口的影响。

不少生产线出货旺季停工“检修”

玩具生产商广州华侨欧胜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元生告诉本报记者,在今年的春交会上,人民币兑美元在6.20附近,当时与外商是按6.10的汇率来签订合同的,但昨天汇率已升到6.11,眼看就要升穿底价。据了解每年的5~9月是国内鞋帽玩具等商品的出货高峰期,结汇高峰期是第四季度,如果那时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到6.10以下,绝大多数的国内企业就要承受汇率损失。

外贸企业利润微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鞋帽服饰领域,一个亿的订单,接单企业的利润只有一二十万元。汇率如果低于6.1,不少企业就得亏。一般来讲,每接十万元就得亏几十元。

商务部早在去年得到的反馈是外贸企业目前经营还非常困难,利润率还很低,大约在2%左右。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2%,那么外贸企业将只剩“赔本赚吆喝”。

知名电子元器件跨国公司——美国安费诺电子装配公司总经理杨文初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本身的利润就很低,4%的汇率升值幅度足以吞掉很多制造业企业的利润。

本报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多家企业,记者看到,本该是出货旺季的企业里,工人们并没有出现往年那样的加班加点赶工的情景,反倒是生产线中有不少以检修为由停工。

订单外流压力大增

不少企业开工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订单转移。

据了解,金融危机时我国企业一线工人的月薪也就2000元不到,但现在3000多元还很难请到。

“越南等地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一千多元,当地货币的汇率又比人民币低得多,成本没法比。一些可持续的大单已都转到东南亚那边去。偶尔来一些小单子,一下子去哪找那么多应急的工人呢?如果平时就养着大批工人,却没法开工,企业就是找死。”广东海兴控股集团董事长宋旭彬说。

宋旭彬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小企业早就撑不下去关门了。像我们这样的大企业花比2008年多50%的力气,仍然维持不了那时的光景。”

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最乐观的恐怕就是家电业。因为家电业还有较复杂的上下游的配套设备生产,大批熟练工人不容易培养,因此作为一个集群产业,家电业的搬迁和复制并不能快速实现。

尽管如此,东菱威力电器总裁刘亮却对市场的整体表现很不乐观。他昨天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市场需求不旺,企业的总体销售下降,而企业压力不断提高,如劳工成本、汇率成本等的迅速上升,企业的日子非常难熬。”

专家建言

研发力度远远不够

杨文初认为制造业的红利一是效率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二是成本的下降。在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不靠技术进步,不靠研发投入,不靠人才培养,就可以维持中国制造业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根据去年欧盟发布的2011年全球研发调查结果,在研发投入的全球百强中,日本、美国、欧洲企业分别占24、35和29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是华为技术,位于第41位。

杨文初表示:这个排名与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身份实在是反差太过巨大。中国制造业在以研发和增值为导向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应对

中小企业四招苦撑

大型企业早已在积极出招应对。杨文初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影响有限,因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和外汇对冲来一定程度地规避损失和风险。

大型外企不少外迁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纷纷将工厂搬出中国。日本近期在缅甸与当地政府合资兴建占地2400公顷的迪拉姆工业园区,预计包括富士、夏普在内的众多日系电子制造业工厂将入驻该园区。

所需技术含量并不大的大型服装业,已经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比如伊藤洋华堂将把功能性内衣的产地由中国一国扩大到泰国等地,使中国所占的生产比重一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爱世克斯(ASICS)也计划把运动鞋生产基地由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显示,与峰值时的2007年相比,2011年从中国进口的服装产品减少了一成以上。同时,来自东盟的服装产品进口额则连续8年持续增长。

广东鞋业外迁不到2%

难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内中小企业虽然也想往东南亚等地转移工厂,但这也并不容易。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惠琪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想过要向海外转移生产力,但未能成行,因为国外造价虽然便宜,但是整个产业链还是比不上国内完备。

玩具生产商广州华侨欧胜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元生昨天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向外转移生产其实很困难,因为我们外语都不通,对当地情况也不太了解,民俗也适应不了。

广州鞋业商会陈秘书长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广东鞋业外迁的企业比率只有2%不到,搬迁的目的地主要是越南。

柯惠琪表示现在只能通过打造品牌,提高售价来支撑,以期消化升值压力。

秦元生建议,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关方面要在每年的3月底给企业一个信号,这样企业心里有一个底,才好在紧接而来的广交会上与外商签订合约。

产品九成出口的东菱威力电器微波炉事业部部长苏宇航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通过四个方法应对汇率升值。一是提价。订单上的价格是不能改的,如果我们在下订单的两个月后才交货,此期间人民币升值的损失,我们就得承担。但是下次签订单时,我们可以提价比如说3%,以弥补过去半年的汇率损失。第二个方法是,我们可以通过跟银行买锁定汇率理财这种手段避免一些损失。当然,这也不完全可靠,只能说是幸运的话可能避免一点损失吧。第三个方法是加大进口。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我们从海外进口的钢材、塑料都相对便宜了。加大进口,制成成品后销售,成本可以相对缩减,当然这要在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后。第四,就是扩展内需了。希望可以在国内销售更多产品,但实际上,国内市场的情况也并不理想。”(广州日报)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