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全球各种档次和风格的品牌不断涌入;在内地,随市场逐步开放,香港的本土品牌早已失去了绝对优势。面对这样的情况,来自钟表、珠宝、制衣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业内人士都叫苦不迭。陈淑玲却认为,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都有高低起伏,只要根据特定的营商环境,还是可以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运营模式。
对于香港的制衣业,她说,“衣服是人人都要穿的,所以制衣业不会消失,问题在于怎么做。”她强调,“香港有优胜的地方,我们有出色的设计师,而内地市场这么大,仍可继续开拓,外国人也喜欢经香港再往内地发展,香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陈淑玲坦言,在香港,马狮龙的店舖已经不是很多了,一方面因为租金贵,另一方面,地段好的大型商场也多会选择外国大牌,“那些奢侈品店,一拿就拿5000呎、万呎的地方,为了给大牌腾出空间,大商场就不一定会给本地自创品牌留位置,销售地方都没有。”因此,她根据市场喜好,发展了更多高端品牌,仍然被市场接受,确保公司继续向上发展。
她补充说,行内行外对于服装行业的看法也应该扭转,“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八十年代制衣厂迁往内地,在香港流失了工人,现在内地人工高,迁往东南亚,就觉得制衣业在走下坡路,其实只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调整而已。而行业的概念也早已不是看开了多少厂,有多少工人,而是整体的designconcept(设计理念)。”
为了更好地帮助本地品牌生存,身为香港品牌发展局主席的陈淑玲,近年也不断将本土品牌带到内地,中华厂商会于四月在厦门举办工展会期间,品牌发展局便带了近百个本土品牌去做展销,让内地的人认识香港品牌。
但是她也强调,“内地市场,不同地方的人喜好和品味都不同,香港品牌要获得内地市场认可,需要去实地尝试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