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出口数据靓丽如旧。同前2个月相似,4月中国对香港东盟的出口依然强劲,且与对美日欧的低迷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笔者早前在财新专栏《莫让出口数据遮望眼》中就提出,今年以来存在部分企业将同一批货物反复通过香港或报税区一日游以达到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国内,中国真实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实际上,笔者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其他多方证据的支持,主要列举如下:
一是当前欧美经济复苏仍旧阻力重重。尽管上周五公布的4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主要与奥巴马新医改密切相关,即不少公司通过雇佣更多的兼职工人以减少工作的时间,以及雇佣合同工等多种方式,规避过多的医保支出。因此,出于企业成本控制的考虑,当前美国就业与疲软的经济形势或有所背离。而欧洲同样遭受着低增长与高失业率困扰,债务危机仍在发酵。
二是今年春季广交会订单情况仍不如去年同期。5月5日,春季广交会刚刚结束,虽然此次成交额与采购商人数比去年秋季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去年春季同期水平。且此次订单一半为三个月内的短期订单,显示市场信心仍旧比较脆弱。对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国家采购商有所回落,而新兴经济体采购商到会人数有所增长。
三是从港口吞吐量数据来看,3月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仅为个位数。同时,4月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跌至临界点以下,为48.6%,比3月下降2.3个百分点。笔者认为,这些数据与当前经济形势相呼应,反映了出口疲软的真实局面。
四是造船业关门潮蔓延。据媒体报道,由于遭受国际金融、经济萎靡不振的影响,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修造船等业务严重滑坡,经营业绩出现连续严重亏损,被迫解散。这同样说明,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之下,全球航运贸易提振乏力,已经波及上游行业造船业。
如此看来,对当前靓丽的出口数据或许需要重新评估。分企业类型来看,4月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下滑了9.8%与1.9%,而其他私营类型企业却大幅上涨了36.1%。这也着实令人不解,难道私有企业面临的出口环境好于国有与外资?恐怕难以说通。4月中国对美欧日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0.1%、6.4%、1.2%。基于欧美日占到了中国出口约一半的份额,笔者粗略估计,4月真实的出口水平或需在公布的数据基础上下调10个百分点左右,即仅为5%左右。
因此,当前不应该对表面强劲的出口数据而有所放松,反而应该直视出口商面临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目前面临五大压力: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存在贸易壁垒,是中国出口最大挑战。美国一季度GDP仅增长2.5%,就业数据反反复复,且制造业尚未整体恢复,显示了美国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较大挑战。而欧债危机演化至今,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金融危机,伴随着高失业率,也触发了社会政治危机与人道主义危机,意味着欧洲走出危机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具有趋势性。2007年,中国便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农村传统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导致劳动力工资需要通过不断上涨以实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近几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工资大幅增长。今年各地已经陆续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包括北京和上海将增加11%-12%,广东宣布增长19.2%等等。劳动力短缺将带动未来工资不断提升,出口商人力成本加大,更多企业选择将厂址转移到东南亚或内地。
三是企业的信贷成本较高,私人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而出口企业又恰以中小企业为主,融资难,成本高是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的重要困境。
四是对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本届政府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出口商不得不增加治理污染的成本,面临着更多出口转型升级的压力,更新设备与机器等。
五是人民币升值侵蚀利润。如今面临经济疲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货币竞相贬值,给人民币升值造成很大压力。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1.2%。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更为显着,仅3个月便升值了3.5%。
如此看来,笔者很难对今后的出口数据感到乐观,反而觉得应该警惕靓丽数据背后的出口企业困境。笔者建议,针对并不景气的出口形势,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可以缓一缓,为出口企业转型寻求时间。笔者认为,年底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不应超过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