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上海和张家港的一些贸易商反映,由于3月中旬以来ICE上涨引发外棉美元报价明显高于用棉企业的预期,即使4月上旬第一批与国储竞卖相“捆绑”的滑准税进口配额增发,部分中小进口商仍认为用滑准税进口外棉价格仍偏高(如4月初,印度棉S-6M的CIF报价为95-96美分/磅,滑准税下清关的价格为16000元/吨,但算上滑准税配额的成本之后,清关后的进口成本至少在19200元/吨以上),因此4月上旬各港口保税区仍然呈现“出多出少,抵港多离港少”的局面。棉花清关也由2、3月份的缴纳40%全额关税清关调整为加工贸易清关。
某国际棉商测算,3月中旬至4月中旬前,中国各主港清关的外棉中采用加工贸易配额进口的比例占到50%左右,目前主要用的是1%关税内的加工贸易配额,一方面是3、4月份纺织品服装订单从东南亚国家出现一定幅度的“回流”,而印度、巴基斯坦棉纱报价的“无节制”上涨使进口企业难以操作,部分大中型棉纺厂的信心有所恢复;另一方面存在部分企业采取“假出口”、“香港一日游”等方式套取加工贸易配额。
另据调查,自3月中旬以来几家大的国际棉商、大的国内进出口公司纷纷加大中国主港保税区印度棉、美棉和非洲棉的“转港”力度,主要原因是包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在内棉花的报价高于国内棉价2-3美分/磅,企业“转港”利润明显高于国内销售;另外截至4月中旬前印度棉的出口已超过预期,部分外商和印度国内棉纺织企业担心5、6月份印度棉国内没有充足的棉花可供应,转而采购高价的美棉、西非棉或中亚棉,因此自3月下旬开始已有些印度国内的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公司和国际棉商逐渐加大印度棉的“回购”力度,特别是4/5月份船期的印度棉S-6。
某上海贸易商表示,因目前印度国内S-6M级棉报价在90美分/磅左右,印度棉花出口商和国际棉商的“回购”价普遍在88-90美分/磅(在印度国内回购价格),中国主港的回购价在91-92美分/磅,如是中国采购商不同意回购,也将存在印度供货企业不装运、不按期交货的情况,因此一些贸易商在82-85美分/磅左右签的合同,为了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损失和麻烦同意印度棉企或国际棉商“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