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从青岛、大家港、天津等港口了解,近期外棉到港有所减少,除船期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贸易商订购外棉的热情降低。“除印度棉价格低,销售还算过得去之外,其它外棉基本卖不动。”老张从事多年外贸生意,这些天有些发愁,他手中还有500多吨已通关的外棉(美国和澳棉,还有一部分印度棉),很多棉纺厂都嫌价高,不愿意买。老张不敢再订购外棉,眼下主要精力放在销售库存上。据了解,近日国内贸易商对外棉的订购明显放缓,观望情绪较浓。据老张介绍,其主要原因:
一是有消息称,此轮国家储备棉销售暂定数量为450万吨,截至7月底销售底价为标准级棉花19000元/吨不变,此消息对外棉造成压力。
二是近期外棉报价上涨,而国内棉价稳定,贸易商基本无利可图。2月28日,印度棉报价87.80美分/磅(提货),较本月中旬上涨5美分/磅,美棉报价92-94美分/磅之间,上涨6美分/磅,澳棉报价100美分/磅左右,上涨10美分/磅;而国内市场已通关的S-6印度棉报价19000元/吨左右,美棉报价20300元/吨左右,与前期基本持平,这极大的压缩了贸易商的利润空间。
三是国内纺织企业纱线销售迟缓,又有国储棉大量出库供应,贸易商不敢轻易订货。据了解,春节之后国内纱线行情走势平稳,除精梳纱线销售情况尚可之外,普梳纱线整体供过于求,企业变现压力较大。因此,在原料采购上多数企业采用随用随买的方式,不少企业因为周转资金不足,坚持少量拍储以保证用棉需求。
四是滑准税配额是否增发尚无确切消息,贸易商担心后期销售困难。按照往年惯例,国家都会在年初发放关税内配额的同时增发一部分滑准税配额,但今年情况不同,截至目前,尚没有纺织企业获得关于滑准税配额发放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