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社科院专家:中国世界工厂仍具10年优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2-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逐步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国际地位。然而,与10年前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部分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转移,再加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中国能否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鞋霸主

问: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裴长洪: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中国的劳动力成本10多年来大幅增长近4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2.9美元,已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以土地为代表的资源成本也出现大幅上涨,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世界制造业流向出现了两种新动向,一是在美国高调鼓吹“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目标的口号下,一些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二是世界制造业的某些行业向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盟国家转移。例如,2000年全球40%的耐克鞋产自中国,产自越南的只占13%, 2009年双方产量各占36%,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在中国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上升态势下,东盟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继续增强,国际资本也更多流向东南亚地区。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12年》,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而同期中国的增长率只有8%。

人力资源总量仍占绝对优势

问: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是否将对我国产业造成影响,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短期内会被其他国家取代吗?

裴长洪: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现象确实也存在,但这主要发生在高端产业中的高端技术环节。由于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的激励不断下降,美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呈下降态势,这使得美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呈现高低两端扩张、中间层次萎缩的特点。因为中等技能劳动力的短板,美国大规模接受制造业多数生产环节回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其他发展中国家很难具备作为“世界工厂”的条件。一是难以有替代者承接如此大规模的转移。二是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正在成为经济竞争的新优势。

从人力资源总量上看,我国在未来10年中仍占绝对优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在一个时期内将保持相对低于东部地区的水平,尚有劳动力供给潜力可以挖掘,传统的中国劳动要素禀赋的优势,还将在中国中西部延续一个时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一定份额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作为这类产品制造者的“世界工厂”地位不可能被替代。

促进“世界工厂”版本升级

问: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对此我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确保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裴长洪:考虑到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我国应积极培育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赋予“世界工厂”新的内涵。首先,要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环境:一是在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个人的教育(培训)支出比重;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政府可以矫正失灵的市场信号,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引导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三是要创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环境。

其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应当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因厂制宜开展各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培育产品的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此外,培育和形成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新优势还有以下6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措施:一是提升经济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二是培育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专业分工,集中资源发展优势的生产和经营环节;三是发挥电子商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四是打造新型的国际商务平台,形成更多的义乌国际商品交易模式;五是促进企业走出去建立国际营销渠道,通过兼并国外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六是在产业转移中形成沿海与内地互连互补的专业分工关系,以空间延续廉价劳动要素的优势。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