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览市场任何蛛丝马迹的变化,都牵动着全球展览巨头们的敏感神经。
日前,在昆明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5),吸引全球展览巨头悉数到场。
在本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指出,中国展览市场日益受到世界展览业界的关注,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加快转型,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双向需求将推动世界展览业加速“东移”。
2014年度《报告》出炉
作为世界第三大展览专业论坛,每年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期间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已成与会中外展览业界期待的一道“主菜”。
可以说,每一年度的《报告》都显现出中国展览市场格局的不同变化。在新常态下,2014年度《报告》的出炉更将关系到会展企业的规划和市场布局。
根据《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展览市场总量延续了近几年的上升趋势,但相比前几年超过10%的年增量有所放缓。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共举办经贸类展览会2423个,比2012年增加约18.02%,比2013年增长4.2%;展览总面积约为7110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约17.97%,比2013年增加2.6%。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国展览市场正在经历区域性调整。
据统计,2014年共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展会数量正增长,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会数量下降。增长的地区呈现差异化态势,使得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展览市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与此同时,2014年境外展整体规模稳步提升,各主要指标进一步增长,西欧、北美依然是境外展最大的目标市场。
《报告》指出,中国展览业办展水平日趋专业化,品牌化进程加快,场馆建设方兴未艾,会展教育持续发展。
2015年,中国展览业将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进行优化和整合。中西部地区的展览业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新兴产业、高附加值行业展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新常态下的驱动力
本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重在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针对会展业界关注的新常态下的市场环境,王锦珍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全力推动改革创新,破除束缚创新的壁垒,遵循市场规律,完善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进程,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
二是积极优化发展环境,要加快制定和推广会展行业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行业诚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领、推动中国会展业走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三是不断放大会展功能,要将会展活动打造成展示国家和地区形象的宣传平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平台、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的开放平台、推动互联互通的连接平台,充分发挥会展活动的多种功能和辐射效应,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王锦珍强调,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自创立以来,秉承“开放、合作、互赢”的宗旨,致力于为中外会展业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个高端平台,促进业界信息沟通、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推进中国会展业法制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出席开幕式时表示,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经过多年培育,为中外展览业间的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此外,与会人士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讲座上获知,中国会展移动互联终端服务水平已领先于欧美,这是中国会展业使用互联网技术进步的有力证明。
由资本到服务标准
2014年,最大的场馆在上海落成以及民营会展企业的上市,引发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本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的其中两场分会议:“上市!上市?——会展企业的融资之路”、“甲方乙方——参展方与主办方的对话”,成为中外与会同行角力的“战场”。
在前一场分会议上,关于中国会展企业的资本运作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业界人士认为,会展企业体量小、产品单一,在资本市场处于劣势。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展)董事长李琼在介绍上市后企业的变化时表示,2015年新三板融资将出现一个活跃期。争论双方给会展业抛出一个“无解”的问题。
长期以来,主办方和参展商之间被称作甲方、乙方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彼此之间有着太多的“恩怨情仇”。这其中,作为甲方的参展商总是期望作为乙方的主办方在展会期间给予更多支持,乙方也希望做到有求必应。
对此,第二场分会议的主持人——国家会议中心副总经理许锋积极调动中外嘉宾参与讨论,他们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其中,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总经理赵慰平表示,根据国情的不同,乙方需转变服务意识。
为期两天的“CEFCO 2015”筵席已散去,但关于中国会展业的话题仍在继续。于是,与会的中外巨头们相约2016年在宁夏银川召开的CEFCO再聚。
明年,中国会展市场又将出现怎样的变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