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余个创意仅30席入围
李欣 著名时装设计师、兄弟杯大赛创始人
设计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设计师应该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设计能吸引眼球的服装,同时还要符合当前的环保需求。
今年大赛主题是“变革与环保”,这也是大赛组委会结合了当前的大背景以及国内外流行趋势得出的。从这次初评收到的参赛作品来看,效果图阶段参赛者的基本功绘图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大赛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职业设计师在大赛中获奖,让很多企业设计师更关注赛事。此外,今年的作品色彩丰富,一改往年的单一色调。从作品的设计手段看,作品在电脑方面应用较多,雷同程度较高。因而评审中,有自己独立风格和个性的稿件入围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的服装市场较为萧条,设计师应该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设计能吸引眼球的服装,同时还要符合当前的环保需求。这次的作品中也有很多设计师利用拼布和废物利用的材料来设计作品。设计师在与面料企业开发产品过程中,要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及流行趋势的变化,服装的基本要素是面料,服装的革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面料才能有新的面貌,面料的更新非常重要。
李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创意作品紧贴市场需求
在挑选作品时,具有新的灵感、创意以及一定潮流前瞻性的作品往往更能引起评委的关注。
本届大赛参评作品在设计、表现手法、面料、图案等方面都紧扣当今最前沿的流行资讯,与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值得一提的是,在表现手法方面,手绘作品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长。相对于电脑制图而言,手绘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具有的能力,更能表现出学生和设计师的个人基本功以及对美的理解。因此,采用这一表现手法选手的增加,代表着参赛选手实力的显著提升。
前几年,参赛作品以学院派风格居多,然而,这种充满创意的风格与真正的市场所需要的时尚仍存在着不小的区别。前者多表现的是设计者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而后者则既要包括创意,又要体现出时下主流的潮流趋势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由于学院派的局限性,这种风格的学生及设计师对市场、流行以及设计载体下面的材料、工艺、造型等往往缺乏了解,这直接导致了服装效果图与最终成品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察觉到这个现象,近年来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一方面,纺织服装院校的老师开始更加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了他们的真实需求,从而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另一方面,不少目标明确的纺织服装类在校生在跟随老师学习的同时,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这所大学中通过自学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此外,在挑选作品时,具有新的灵感、创意以及一定潮流前瞻性的作品往往更能引起评委的关注。参赛选手在进行设计时,对时尚应该有新的追求和发现,如果一味盲目死板地追随现有潮流,那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件作品已经滞后了。
王羿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服装设计要走自主品牌之路
中国服装以后要走的是自主品牌之路,因而我们期待更多设计新元素、新面貌的出现。
往年,参赛选手过多注重创意等方面,对于市场与流行趋势方面不够敏锐,存在一定缺陷。但翻阅今年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相较过去的作品,年轻设计师的进步明显,尤其是各省院校、自由设计师的作品时尚感显著加强、画面表现能力整体提升突出,而这些可喜的发展与现在网络时代的兴旺发达不无关系。
如今,网络上流行趋势发布消息铺天盖地,大家或许都会关注国际上的一些流行信息,卖场中的各类资讯,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参照,使设计作品时尚感大大提升。但同时,参赛选手过度依赖网络上的流行信息,设计容易被固化左右,使作品原创性大大减弱,例如今年的参赛作品,数码印花比重相当大,而这个设计大赛恰恰是鼓励原创,发现人才的平台,所以,参赛选手不要去盲目追风,有时也要跳出网络的束缚,加强自我原创意识。
这次大赛在校生参赛热情非常高,但要注意服装的创意、服装的表现性都需要一步步地探索,但不少作品没有体现大赛要求的面料小样,这不利于评委在评判中对最终作品呈现的想象。
中国服装以后要走的是自主品牌之路,因而我们期待更多设计新元素、新面貌的出现,如果一味追求网络平台发布的流行资讯,不利于中国服装面料行业的顺利发展。
范晓虹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
真正的环保不完全在于环保材料
真正的环保,不完全在于环保材料,很多环保材料也是在浪费,设计师的眼光更应该落在服装应用的材料和功能上。
通过组委会提供的资料,我惊喜地发现今年的作品整体较往年越来越成熟,但是会受到一些限制,好的方面就是,学生的作品越来越成熟,系列感很强,而且有很多创新,包括材料的应用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尤其从面料上,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设计走到面料设计。个别作品比较细致,比如想在面料上做出亮点。但同时,选手认为流行的东西会比较吸引眼球,所以纷纷为之,尤其是对数码印花面料的选取。另外,作品中男装显得稍弱些,设计不能突出男性的刚强,较为女性化。
如今,在重新洗牌的大环境下,市场的细分化,服装市场也发生了变革,设计师要换一种方式来迎合市场,及时了解消费的消费观念和需求,更多的消费者不喜欢穿相同款式的服装。同时,因为消费者的服装越来越多,考虑衣服的功能性弱化,更注重适合特殊场合的服装,日常生活的服装不再被重点关注,也就逐步的引到这次大赛的主题,变革与环保。过多的服装,也造成了无谓的浪费。真正的环保,不完全在于环保材料,很多环保材料也是在浪费,设计师的眼光更应该落在服装应用的材料和功能上。
方憬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
真实情感得人心 细致入微扣环节
只有不断地深入市场、工厂,不断地了解不同材料、不同面料的属性与特质,才能够在服装的设计、运用、推广过程中,轻松自如。
虽然是首次成为该大赛评委,但通过比较感觉到,今年大赛的整体水平相比较去年而言,进步幅度不小。主要体现在选手创意的多元化、主题解读的深入化以及选手绘画技巧的个性化等方面。其中,有几幅非常具有时代性与现代感的作品,非常抢眼,由此反映出一大批“90后”的新生代在与时代步伐相跟进的过程中,融合度很好,作品富有灵动性。
对于年轻设计师与市场相对接,最关键的应是多听、多看、多问。只有不断地深入市场、工厂,不断地了解不同材料、不同面料的属性与特质,才能够在服装的设计、运用、推广过程中,轻松自如。在面料的选取与运用方面,最好将这个环节放在设计初阶,大多数国外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整个源头阶段就会选定符合设计思路与服装意境的面料,从而将面料与主题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建议进入复赛的选手们,尽可能遵循自己的原创思路,无论是对服装作品的解读还是在面料配饰的运用上,不要受其他因素过多干扰,做“好”设计、做“精”设计,真实情感得人心,细致入微扣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