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LED织入布料,再配上锂电池,衣服就会闪闪发光……在日前落幕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的台湾馆,科技引领时尚的场景随处可见。
“闽派服饰”对接“台湾时尚”,已经成为本届海博会上最为闪烁的亮点。作为“闽派服饰”策源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正借力海博会,深度对接台湾,围绕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与台湾业者共谋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石狮市市长张贻山说:“与往届突出在制造领域的合作相比,今年的海博会凸显两岸纺织服装业在科技与创意领域的深度对接。”据张贻山介绍,本届“海博会”主展馆面积4.5万平方米、交易区45万平方米,还有2万平方米的分展区。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台湾时尚”的代名词。记者在台湾展馆采访时看到,从男女运动服装、婴幼儿童装、内衣,到面料、拉链、纤维、纺织机械设备……由43家台湾企业组成的“台湾馆”亮点频现,台湾展商带来的科技创新产品几乎涵盖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台湾纺拓会、台湾制衣工业同业公会、台湾针织工业同业公会、台湾毛衣编织工业同业公会等的联合亮相,使“台湾馆”聚焦了无数人气。
已经数次参展的台湾宏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带来的是其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专利产品——超氧能五效合一能量系列。该公司负责人蔡瑞珍告诉记者:“随着纺织品机能性和智慧型诉求的来临,消费者对于服饰和家居用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只是注重流行感,他们更希望有符合人体工学与动能性。超氧能健康系列就是一款积极促进健康,而不是被动地保护身体的产品,它不仅有内衣、床上用品,而且还涵盖了护膝、护肘、护腕等健康护具系列。”据记者了解,通过海博会的鹊桥,台湾宏康已经和诸多大陆经销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台资昆山乾力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石东霖在海博会上可谓是常来常往,从最初主打凉爽面料到现如今全方位展示功能性服装,石东霖凭借海博会已经打开了大陆市场。
“我是第五次参展,这次带来了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面料。”台湾展商王贵说:“由于竞争激烈,服装业已成为微利行业。两岸企业应该加强全产业链的合作,才能提高利润。”王贵希望两岸业者深化产学研互动,抱团取暖,在国际竞争中享有更多话语权。
据记者了解,主打科技、环保、创新等理念的台湾功能性面料,是台湾纺织业界的优势所在。第一次来“海博会”的台湾参展商江柏威带来了新型面料咖啡纱,他告诉记者,咖啡纱面料早在2009年就面世,但一直外销欧美、日韩等地区,没有系统地进入大陆市场,“目前也有一些大陆厂商正在使用咖啡纱,但是他们都是通过海外展会辗转购买,我们认为与大陆的合作应该更为直接便利,所以非常重视这次参展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从近几年参展的情况来看,大陆对于台湾功能性服装、面料的关注度正在逐年上升,需求也越来越大,合作的空间非常可观。台湾纺拓会副董事长翁茂钟表示,台湾纺织工业经历60年的发展,业界以不断研发新产品为中心,拓展国际市场,使纺织业成为台湾产业结构中最完整的一个生产体系。海博会构建了两岸合作的基础平台,两岸服装业应优势互补,推动业界合作走向纵深。台湾纺织企业具有资本和技术管理优势,而大陆的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两岸企业在服饰的高科技研发和运用方面合作空间巨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瑞哲指出,产业配套能力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科技的核心在于材料和智能化建设。服装品牌企业能否转换身份,要以科技内涵展现自己。上游企业能不能更多的从品牌企业的角度考虑发展?品牌企业应向科技要动力,上游企业要按照品牌企业来定位,要换位思考,对接发展。
张贻山也表示,目前石狮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改和智能化运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扶持。比如安排专项资金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对服装业当年度技改购置设备总额300万元以上且纳税超1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对纺织染整业当年度技改购置设备总额1000万元以上且纳税超5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按设备购置总额4%计算技改贴息,单个企业最高补助50万元。
记者在海博会上采访时还了解到,跨海而来的台湾创意设计元素对大陆企业而言,可能也意味着一次产业对接或是转型升级的机会。另据悉,本届海博会还举办了台湾功能性纺织品推介会、台湾时尚品牌联合发布、两岸纺织新技术市场化对接专题等大型经贸活动。台湾方面提供了高科技项目与内地企业对接,促进了两岸前沿资讯共享、先进技术交流和产业项目合作。
作为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石狮是台湾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大陆的桥头堡,海博会更是两岸合作的重要桥梁。随着两岸业界的不断深入合作,两岸纺织产业在技术、信息、交流、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合作正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