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IC201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西柳参展企业现场成交了上百万元的订单,还有不少意向订单,我们还在继续跟进中。”西柳服装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韩辉对本次参展效果表示满意。
而西柳的成功,显然只是本次产业集群参展CHIC2014的一个缩影。
均安牛仔、大陈衬衫、榆林防寒服、广州白马市场、新疆展团等十几个参展的产业集群,同样在CHIC2014上收获颇丰。除了意向订单的达成外,不少产业集群在与同行的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重新梳理并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中,新疆展团就是参展集群中比较典型的一家。
回归产品
“参展之前,我还心疼17000元的布展费用,结果到这儿一看,我们无论在服装设计还是企业经营方面,跟人家的差距实在太大。展会让我们新疆企业开阔了眼界,这钱花的值。”和田艾似利玛服装加工厂总经理阿依夏·阿布都外力说道。
从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提出“促进新疆百万人就业”到近年来重振亚欧丝绸之路的提出,推动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已被新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但多年来,一直独立于内地服装市场的新疆,该如何同内地发展成熟的服装品牌间进行竞争?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认为,对于新疆来讲,其更适合发展服装行业。
“纤维、面料、印花等产业链前端产业对生产技术要求高,污染也相对严重,所以并不适合新疆发展。反观服装行业,现在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污染相对较小。因此,推动新疆服装行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且能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王天凯认为,新疆应从自我优势入手,大力扶持和促动本地有特色的民族服饰企业的发展。
而新疆展团本次参展的情况,也印证了王天凯的判断。
新疆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张同智告诉记者,在新疆的参展作品中,带有民族元素,采用时尚设计的服装最受买手欢迎。
而同买手的交流,也让新疆意识到服装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我们的产品中,一些纱巾、刺绣的质量还不太过关,成品上会出现疵点,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提升的重点。”
在新疆展团因产品受挫之时,西柳男裤企业则依靠产品创新在市场攻城略地。
“虽然去年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呈现下滑趋势,但西柳市场的服装交易额则实现了同比将近22%的增长。”对此,韩辉告诉记者,西柳的成功主要在于西柳男裤企业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不少企业对男裤版型进行革新,开发了目前市场比较流行的窄版男裤,不少企业也从东南沿海等地聘请设计师,加大每年的新品研发投入。”
除了产品的创新,在西柳裤业协会会长吴宝琦看来,西柳男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市场反应迅速。“不同于广东、福建等地裤装企业半年才能出货的订货制,我们的出货周期非常短,一般能在一周内出货,最快甚至能达到客户第1天下单,厂家第2天出货的速度。”
正是这种模式,能避免代理商因出货周期长而导致订货资金的长期扣压,实现其资金的快速流转,因此受到不少代理商的欢迎。“以前许多在福建、广东拿货的客商,现在也开始在西柳拿货。”吴宝琦说道。
其实,虽然近年来西柳男裤发展迅速,但西柳男裤企业的渠道多以西柳市场为依托,以服装专业市场为立足点,这也导致了西柳男裤的单价普遍不高。
韩辉向记者坦言道:“我们目前男裤的批发单价多为几十元到200元不等,单件价格并不高。所以,西柳就打出‘中国男裤看西柳’的口号,大力推行品牌建设,提升西柳男裤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
显然,执著于品牌建设的并非西柳一家。
代工VS品牌
同样依托专业市场起家的广东白马服装城,在今年也组织了8家女装品牌参展CHIC2014。
对于本次参展的效果,白马服装市场营销推广部经理刘洁告诉记者:“本次参展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8家品牌在展会期间获得的订单金额超过百万元,并且许多商场也希望同白马达成合作,从白马寻找品牌。”
能取得良好的参展效果,在刘洁看来,与其多年来坚持品牌转型的道路不无相关。
“白马作为首批品牌孵化基地,一直鼓励、扶持商户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多年来,白马自身也在力行转型,除了不断加强对市场硬件的升级改造外,也着力探索传统市场的电商之路。”刘洁对记者说道。
显然,孵化品牌,也成为越来越多产业集群的转型选择。
以今年参展集群山东即墨为例,其下虽有即发、雪达等体量颇具规模的针织出口企业,但却鲜有在全国市场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对此,即墨经信局科长王唯玉表示,品牌建设对即墨服装企业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虽然去年即墨服装企业实现了22%的同比增长,但随着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对代工企业的可持续赢利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王唯玉认为,外贸环境的变化要求即墨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发展品牌。
对此,即墨在去年成立中国服装品牌孵化中心,针对即墨本地设计、品牌、渠道资源不足的短板,整合国内外资源,帮助即墨企业发展品牌。
“目前,我们的孵化中心已经入驻了186家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我们会在租金、用电、物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同时,我们也在与韩国优秀的设计资源进行对接,力求为孵化中心企业提供一些设计上的思路和启发。”王唯玉说道。
但即墨转型品牌并非就此水到渠成。王唯玉坦言,山东的企业家思想上还比较保守,很多人因为以前的失败经历对做品牌没有过高的期望和热情。“就连这次政府出资组织企业参展,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过来。”
虽然品牌溢价较高,但品牌孵化的高投入和低回报,确实让一些集群望而却步。坚守本业,则成为浙江大陈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抱团找路
作为全国知名的衬衫集群,大陈一直以衬衫代工闻名行业。
“在2012年之前,大陈的订单都是100%的国外订单,2012年之后,我们才开始接国内订单。”浙江贝克曼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陈洪银告诉记者,遭遇国际市场的困境,大陈也没有改变做“专业制造商”的初衷。“做品牌对企业有着很高的要求,同做制造是两种不同的‘玩法’。在看到太多企业因做品牌而得不偿失的案例之后,我们决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东西。”
对此,大陈集群中由3家较大的企业贝克曼、晋升服饰、三佳制衣牵头,联合13家企业成立大陈衬衫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共同接单,统一宣传大陈衬衫的品牌。
“大陈集群多以小企业为主,资金有限导致企业在抗风险、资源整合、运营管理和对外宣传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抱团成立公司能让我们更好地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更利于大陈的长远发展。”陈洪银说道。
抱团的优越性也在CHIC2014上得以体现,据陈洪银介绍,大陈衬衫这次在展会上接到了雅戈尔、太平鸟、GXG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订单,而这些ODM订单相较于大陈之前的OEM订单,在单件利润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不同于大陈对制造的坚持,但在转型品牌的均安看来,要想发展品牌,更有抱团的必要性。
“做品牌对企业的要求更高,单凭一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整合优质的人才资源、渠道资源、生产资源、管理资源等。而对于占产业集中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来讲,做品牌更是难上加难。”均安纺织服装商会会长樊友斌告诉记者,为发展品牌,均安集群中的一些企业共同注资成立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均安牛仔”品牌。
“我们成立的均安联盟对使用“均安牛仔”品牌的企业有相应的要求,只有达到我们生产标准的企业才能使用这个品牌。同时,公司也会对每年的产品设计、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对外统一宣传,统一对接渠道资源。”樊友斌说道。
在CHIC2014上,均安将牛仔与咖啡相结合,打造牛仔生活体验馆,推广休闲的生活方式。展会的独特设计让均安牛仔的品牌理念得到有效的传达。樊友斌告诉记者,在展会接待的100多个有效客户中,有65%都是商场资源,其中不少商场已对均安牛仔生活馆发出入驻邀请。
“抱团参展让我们今年参展的反响很不错,我们已经向展会方预定了明年的展位。”樊友斌说道。